近年來,隨著我區經濟發展建設步伐,港北區大力開發交通業市場,交通運輸的市場競爭力和服務水平不斷增強,交通運輸經濟總量不斷擴張,已成為服務業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。
一、總體運行平穩,公路運輸為主力
(一)公路運輸快速增長。2021年三季度,港北區累計完成貨物周轉量8.38(億萬噸公里),同比增長41%??拓涍\周轉量8.52(億萬噸公里),同比增長37.4%.
(二)水路運輸增長平穩。三季度,港北區累計完成貨物周轉量175.75(億萬噸公里),同比增長41%??拓涍\周轉量也是175.75(億萬噸公里),同比增長10.4%.
(三)郵政業務發展潛力很大。順應“互聯網+”迅猛發展的大趨勢,快遞業為發展潛力最為突出的新興服務業之一,是推動郵政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。2021年三季度,港北區郵政業務總量1.47億元,同比增長23%。
二、規模以上交通運輸、倉儲和郵政業增長減緩
(一)營業收入增速回落。交通運輸、倉儲和郵政業作為港北區規模以上服務業中的重要產業,企業數和營業收入分別占港北區規模以上服務業的40%和31.8%,對港北區規模以上服務業影響明顯。2021年三季度,港北區規模以上交通運輸、倉儲和郵政業企業共28家,實現營業收入12.1億元,同比下降3.9%,增速比上半年回落1.3個百分點,比1-7月回落2.8個百分點。
(二)分行業看,三降一升。三季度,從分行業看,道路運輸實現營業收入1.5億元,同比增長7.7%;水上運輸業實現營業收入3.8億元,同比增長1%;裝卸搬運和倉儲業受國家糧食調控政策影響,營業收入3億元,同比下降22%;郵政業實現營業收入3.8億元,同比增長??6.7%。
(三)企業繳納稅金減少。三季度,港北區規模以上交通運輸、倉儲和郵政業企業應交增值稅分別同比下降14%。其中主要影響較大的是裝卸搬運和倉儲業應交增值稅分別同比下降27.8%,郵政業應交增值稅分別同比下降55.8%.
(四)企業營業成本有所下降。三季度,受政策、資金、運輸市場變化設備更新,運力不穩定,人員流動頻繁等諸多因素影響,交通運輸、倉儲和郵政業營業成本同比下降10.5%。其中道路運輸業運營成本同比增長2.9%;水上運輸業同比增長1.4%;裝卸搬運和倉儲業同比下降26.7%,也是影響整個行業營業成本下降的主要因素;郵政業同比增長6.7%。
(五)應付職工薪酬增加。三季度,交通運輸、倉儲和郵政業應付職工薪酬同比增長16%。其中道路運輸業應付職工薪酬同比下降4.2%;水上運輸業同比增長13.5%;裝卸搬運和倉儲業同比增長35.8%;郵政業同比增長20%。
(六)期末用工人數減少。由于業務量減少,為減緩壓力,部分公司相應裁員。三季度,交通運輸、倉儲和郵政業期末用工人數同比下降6.9%。其中道路運輸業期末用工人數同比下降19.3%;水上運輸業同比增長10.8%;裝卸搬運和倉儲業同比增長2%;郵政業同比下降3.3%。
三、存在問題
(一)傳統的交通運輸仍是主流。在整個規模以上交通運輸、倉儲和郵政業中,道路運輸業和水上運輸業法人單位占到該行業門類的78%,從業人員占該行業門類的50%,傳統的道路運輸仍是主流。傳統運輸模式主要是普通物流等發展較慢。公路客運運輸成本高,客流量大量減少。道路貨運中小企業多,抗風險能力低、貨源難穩定、運力分散、物流成本居高不下,公路物流業??的“小、散、亂、差”問題突出。
(二)新型物流業態發展還不廣泛。從港北區目前的物流企業看,信息技術、物聯網推廣運用還不廣泛,電商物流、供應鏈金融等新型物流業態發展還不廣泛。本土新物流企業少、規模小、實力弱,仍以基礎物流服務為主,物流服務創新不足,專業化、定制化、智能化水平不高。引進的物流企業服務網絡正在完善,新業態、新模式的輻射引領作用有待進一步提高。
四、發展建議
(一)打造傳統運輸方式“升級版”。以網絡貨運為抓手,整合道路運輸資源。??物聯網時代合作共贏、資源共享已是大勢所趨,網絡貨運讓貨運與互聯網深度融合,是趨勢所在。
(二)大力發展社區物流。合理制定社區物流規劃,整合社區物流資源,依托城市配送、快遞、即時物流等為社區居民提供生活物資采購和配送服務。
關聯文件: